記者觀察網(wǎng)山西7月25日電(記者 明文 通訊員 張琦)“是我兒,是我兒,!胎記就長在背上,!真沒想到,21年后還能見到你,,我不是在做夢吧,。”古稀之年的胡某拉著兒子謝某雷的手久久不愿松開,。
7月24日上午,,一場遲到21年、跨越400多公里,,連接晉豫兩地的“認親”會在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公安局舉行,。
為兒尋醫(yī)時走失
據(jù)謝某雷的弟弟介紹,2003年3月16日,,謝父帶著患有自閉癥的29歲大哥坐公交車從南陽市唐河縣到新野縣看病,。
到達新野縣車站后,由于車站人員擁擠,,謝父沒能及時拉著大哥下車,就這樣大哥跟隨公交車奔向了另一個目的地,。
“我父親說,,他就在車后邊一直追,邊追邊喊哥哥的名字,,追到自己實在跑不動,汽車越開越快了,,他說他把哥哥弄丟了,!”
為了找兒子,謝某夫婦經(jīng)常關注新聞,,只要看到報紙刊登公安找回走失的信息,,他們都會長途跋涉去看是不是自己的兒子。
“這些年,,我們登過尋人啟事,,上過節(jié)目,哪里有希望,,我們就去哪里,。”謝某雷母親哽咽地說,。
21年來,,對兒子的擔憂和思念成了一家人的心病,每次看尋親節(jié)目,,全家人像商量好了一樣,,一言不發(fā)。
公安新質生產力助力回家夢圓
自2021年全國開展“團圓行動”以來,,澤州公安刑事技術民警一直將救助站,、福利院身份不明人員作為重點,利用人像,、DNA比對技術,,為不明身份人員尋找親人。今年3月,,民警在原有線索的基礎上,,又對2018年以來通過救助站落戶的身份不明人員開展DNA采集比對工作。
5月21日,,通過對送檢血樣檢驗,、入庫、比對,,發(fā)現(xiàn)其中一名不明身份人員“李某辰”(化名)的DNA和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謝某的血樣相近,,后及時聯(lián)系唐河縣公安局采集了謝某妻子胡某的血樣進行比對。 結果顯示“李某辰”(化名)的DNA與父親謝某、母親胡某三聯(lián)體比對符合親緣關系,。確認“李某辰”就是“2003.3.16”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謝宗雷失蹤事件中的走失人員,。
21年找尋終得圓滿
由于謝某雷身患疾病,身體落下殘疾后輾轉多地到了晉城,。2012年5月,,民警在巡邏時發(fā)現(xiàn)了在路邊流浪乞討的謝某雷,就將他送至救助站,。由于無法落實身份,,民警還為謝某雷上了集體戶口。根據(jù)晉城市委市政府的資助標準,,2021年,,謝某雷被送到了晉城市福利院照顧。
“沒想到你們晉城市把一個外來流浪人員照顧的這么好,,還給他上了戶口,,真的非常感謝!”謝某雷的母親胡某和弟弟為刑事技術民警送上了錦旗和感謝信,。
自公安部、省公安廳部署開展團圓行動以來,,澤州縣公安局充分利用DNA比對技術和人像識別技術,,全面開展失蹤被拐人員的查找工作,致力于幫助每一個破碎的家庭重燃團聚的希望,,讓失散多年的親人早日實現(xiàn)團圓夢,。行動至今,澤州公安已成功找回失蹤被拐人員21人,,其中失散時間最長的為32年,,幫助21個失散親人家庭實現(xiàn)了團圓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