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背景:近期,,爆發(fā)于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引發(fā)的肺炎疫情,被高度懷疑與野生動物交易有關,。疫情之源,指向距漢口火車站步行僅10分鐘遠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根據中國疾控中心最新檢測結果,,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確實存在著大量新型冠狀病毒。
疫情之下,,國內也迎來了最嚴野生動物管控措施,,從中央到地方全面禁止人工場所野生動物轉運販賣,叫停一切形式的野生動物交易,。
管控野生動物交易 各級在行動
國家多部門重拳出擊
1月26日,,中國疾控中心對外宣布,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環(huán)境樣本中檢測到新型冠狀病毒,,病毒來源于該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
隨之而來的是國家多個部門的組合拳出擊,全面禁止野生動物,。
多部門出手管控野生動物交易時間軸↓
由上圖可以看出,,自專家組推斷病毒來源于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到中國疾控中心確認病毒源于該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僅用了6天時間,,而在病毒來源得到確認的當天,,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農業(yè)農村部、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三部門就聯(lián)合發(fā)布公告,,要求即日起至全國疫情解除期間,,禁止野生動物交易活動,,以斬斷病毒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而在之后的五天內,,國家林草局,、國家衛(wèi)健委、公安部,、國家郵政局陸續(xù)出臺的具體執(zhí)行的工作方案,,切實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從多方面有效遏制疫情傳播和蔓延,。
各地立即響應多措并舉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據媒體報道,,隨著疫情的擴散,,湖北、上海,、四川,、云南、廣東,、浙江,、吉林、河南,、內蒙古,、江蘇、湖南等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立即出臺政策,緊急叫停野生動物交易,。
除了禁止野生動物交易,,一些省份還停止活禽交易。湖北,、內蒙古,、河南全面禁止市場銷售活禽和野生動物。上海市要求2020年1月25日至2020年4月30日,,上海實行季節(jié)性暫?;钋萁灰住T颇鲜〗怪袷?、獾等可能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野生動物轉運販賣,、進入市場銷售,并要求嚴格落實當地農貿市場活禽禁售政策,。
吉林,、山東,、湖北等地宣布叫停與野生動物相關一切交易和展演活動。陜西省林業(yè)局出臺十項措施,,確保人與動物的安全距離,。1月22日起,武漢市動物園,、九峰森林動物園等景區(qū)都已經暫停對外開放,。原本計劃春節(jié)不打烊的濟南野生動物世界,從1月25日12時起就宣布閉園,。飼養(yǎng)員每天按照既定的消毒制度,,對籠舍及舍外活動場進行消毒。
一些地區(qū)出臺政策嚴禁線上野生動物交易,。浙江省加強對電商平臺的監(jiān)測,,禁止野生動物網絡交易,對野生動物32個關鍵詞進行搜索屏蔽,。深圳市要求食用農產品批發(fā)市場,、農貿市場、商場超市等各類交易市場(場所)及其內部經營者,,各類餐飲服務單位,、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嚴禁交易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山西省太原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關于加強野生動物市場監(jiān)管的通告》,,全市各類農貿市場,、超市、餐飲,、電商平臺經營者嚴禁以任何形式交易野生動物及其制品,,關閉活禽交易市場。
與此同時,,為有效防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擴散,,很多地區(qū)開展嚴格執(zhí)法,取締野生動物交易場所,,卡住交易渠道,。在201省道四川興文縣與云南威信縣交界處,四川省設置了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及野生動物疫源疫情監(jiān)測防控站,,對來往車輛進行檢查,。達川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每天有160名執(zhí)法人員,在34個農貿市場和1570家餐飲企業(yè)進行巡查,,全面禁止活禽,、野生動物的交易和宰殺活動。內蒙古自治區(qū)對自治區(qū)范圍內網絡售賣野生動物、活禽活畜經營主體進行監(jiān)測,。河南省駐馬店市森林公安局副局長周正華帶隊,,對駐馬店市農產品市場,、寵物市場,、花鳥交易市場及野生動物馴養(yǎng)、繁殖,、交易場所進行逐一排查,。
此外,廣東省暫停受理國家保護野生動物獵捕,、人工繁育,、出售、購買,、利用,、運輸的行政許可申請,對全省飼養(yǎng)繁育野生動物場所實施隔離,,嚴禁對外開放,、禁止轉運販賣。湖南省實施“一封控四嚴禁”舉措,,封控隔離所有人工繁育場所的野生動物,。
北京、河北,、重慶,、山西、寧夏等地還啟動聯(lián)防聯(lián)控措施,,嚴厲查處野生動物交易,、轉運等活動。
網友觀點:遠離野味成為主流呼聲
2013年至今,,與“野味”相關的搜索指數圖(圖片來源:人民網研究院,、百度APP)
根據“眾云大數據平臺”的監(jiān)測,疫情爆發(fā)以來,,人們對“野味”的搜索關注達到了歷史峰值,,而網友的討論也聚焦在“野生動物”“遠離野味”“禁止”“交易”等關鍵詞。
@山河醉夢:不止是收寄,,販賣食用都禁了吧,,舉報打擊杜絕,徹底整治野生動物市場,,疫病不可再發(fā)生,,再一再二不能再三了……
@何天恩:都什么時候了?還有人賣野生動物。這不僅是商販的問題,,更要追究市場,,監(jiān)管,衛(wèi)生防御,,疫情防控及相關政府部門的直接責任
@LYFLJR:請求永久禁止,,而不只是解除期間。我們不希望歷史重蹈覆轍,,這次付出的生命代價太沉重了,。不吃野味我們不會死,但是吃了野味可能會死人,。
@廣東觀鳥:盡快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把目前合法的野生動物交易全部取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防止第三次疫情再現(xiàn),。
@-O西瓜子O-:希望國家永遠禁止,還應立法,。吃的,、售賣的、捕殺的,,甚至烹飪的餐廳都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從SARAS到武漢肺炎,已經有兩次教訓了,。不能再這樣了,。
@瑪雅星人MAYA:野生動物是指非人工馴養(yǎng)的動物,并不完全代指野味,。包括我們常吃的海魚,,非養(yǎng)殖的魚蝦蟹等等都是野生動物。
微信網民“設置名字”:必須嚴懲,!繼續(xù)販賣野生動物,,怎么對得起那些奮戰(zhàn)在一線的醫(yī)務人員!
微信網民“Mr.D”:這些買賣野生動物的,,一次疫情的發(fā)生,,國家的損失多少,多少家庭就這樣被你們給破壞,。
微信網民“尚霖”:在譴責售賣者的同時,,也要想想為什么屢禁不止?如果沒有市場需求,,沒有人高價求購,,還會有人冒險販賣嗎,?買者賣者都有罪!
微信網民“奕熙~”:“野生動物”是個極其復雜的問題,,希望能精細化管理,,完善法律法規(guī),明確職能所在,,加強監(jiān)管檢疫,,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讓合法的養(yǎng)殖戶能脫貧致富,,讓不法交易的灰色地帶蕩然無存,,才是正道,!
媒體如何報道“野味”
曾是餐桌補充,,現(xiàn)為保護對象
物資匱乏年代,野味是日常飯菜的補充,。臨近1959年春節(jié),,《人民日報》用多半個版,刊登關于打獵和野味的報道,,《索取山林財富 發(fā)展多種經濟 大小興安嶺開展群眾性狩獵活動》《一個山珍飯館》《讓山禽野獸為人們造?!罚瑥念}目就能感受到當年餐桌的匱乏,,所謂“野味”,,也是無奈之舉。
一個甲子后,,2019年2月4日正值除夕,,《人民日報》刊登《舌尖上的春節(jié),得有新講究》,。報道引用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檢測中心張偉主任的觀點:“部分公眾野生動物保護意識淡薄,,抱著‘獵奇炫耀’‘野味滋補’的畸形消費觀,為了圖個新鮮,,購買,、食用野味。加上消費能力增強,,推高了野生動物產品價格和利潤空間,,一定程度上驅動了亂捕濫獵和違法經營活動?!欠ㄙ徺I,、食用野生動物,要面臨法律責任,?!?/span>
野味的民間輿論形象
企鵝號“有間食堂”近期刊文《中國人餐桌上的野味,并不好吃的穿山甲為什么快要被吃絕?》認為,,60-70年代吃穿山甲多是由于食物匱乏,,而到了今天穿山甲成為了一種權力和金錢的炫耀,食用價值遠遠不如其帶來的炫耀價值了,。
輿論場上時而會出現(xiàn)曬野味的炫耀帖,。2017年2月,有關“廣西政府官員宴請吃穿山甲”的微博話題引起圍觀,。有網民爆料被宴請的博主@Ah_cal 疑似香港富商之子李加和,。由于穿山甲是受法律保護的野生動物,吃穿山甲成為炫富和特殊階層的隱喻,。
2018年除夕當晚,,一賬號為(@一車當先cars)的微博博主發(fā)布了一條名為“別人家的年夜飯……”的消息,并配發(fā)一組擺放在廚房里待烹制的熊掌,、穿山甲,、鱷魚等野生動物的照片,引發(fā)了網民的廣泛關注和大量轉發(fā),。經當地縣局治安大隊經查,,當事人饒某順在2月15日晚6時許,為獲取粉絲點擊量,,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從網絡下載熊掌、小鯊魚,、穿山甲等五張圖片,,并編輯“別人家的年夜飯”等相關信息發(fā)布在微博上,導致該信息在網上廣泛傳播,。事實雖為杜撰,,但“別人家的”所表達出的羨慕心態(tài)和對食野味的追崇,可見社會心態(tài)之一斑,。
圖源:國家林業(yè)局官方微博截圖
營養(yǎng)價值被神化,,輿論期待野生動物管理“加碼”
食野味與傳統(tǒng)文化中的“食補”相關,對此誤區(qū),,很多專家對野生動物的營養(yǎng)價值做過科學分析,。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中心副主任營養(yǎng)師表示,從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的觀點來看,,野生動物和人工飼養(yǎng)的動物在營養(yǎng)價值上并沒有明顯區(qū)別,,它們在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等的含量上相差無幾,。而且,由于受生長環(huán)境影響,,野生動物肉質成分中肌肉纖維較為粗糙,,口感較差,不易被消化吸收,,尤其是胃腸道功能差的人食用后還容易腹瀉,。文匯報評論《“野味”灰色產業(yè)鏈必須徹底摧毀!》感慨,,盡管美食界早有定論——野味并不比普通肉好吃,;盡管營養(yǎng)學早已證明,野生動物大都沒有特別的營養(yǎng)價值,;盡管醫(yī)學早已確認,,野味通常攜帶大量寄生蟲甚至病毒,而普通的肉食加工方式又難以消除,,但是,,總有人趨之若鶩,?!毒蟆穭t認為,嗜食野味是一種飲食文化病毒,。它不只是一個飲食問題,,還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只有更多人意識到野生動物其實還是我們生活環(huán)境健康與否的標識,拒食野生動物,,自覺告別那種與現(xiàn)代文明格格不入的飲食陋習,,建立一種樸素、科學的生活態(tài)度,,我們才能更好地與大自然講和,。
據新京報報道,一份提交給九三學社中央的緊急建議呼吁,,盡快修改完善立法,,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提出者之一法律專家王建平認為,,在現(xiàn)有法律框架下,,交易、運輸,、制售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其產品,,登記注冊并獲批之后是合規(guī)合法的。但正是這種“表面上”的合法活動,,讓這些野生動物成為疾病宿主,,構成“動物—動物—人—人”傳播疾病的重要根源,。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保護主任趙翔希望,禁止一切野生動物的商業(yè)利用,。他認為,,以盈利為目的,利用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飲食業(yè),、保健品生產銷售,、展覽表演、標本制售等都應該被逐步禁止,,野生動物的藥用也值得商榷,。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fā)的肺炎疫情,使野生動物保護再度猛烈地進入公眾視野,。輿論期待,,這次令全社會付出沉痛代價的疫情,能夠促成相關法律和制度的完善,,為人類和自然的和諧相處迎來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