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賞花時,作為中國民間一項重要習俗,,踏春賞花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喜愛與歡迎,。我們今天仍可在為數(shù)眾多的詩文和游春圖中一窺當年古人賞花盛況,而歷經(jīng)千年,,人們踏春賞花的熱情不僅未減,,線上直播等“云”賞花形式更令人耳目一新,還帶火了鄉(xiāng)村旅游,,催生出“賞花經(jīng)濟”,,為賞花文化注入時代內(nèi)涵。
在古代,,賞花是一項受眾廣泛,、幾乎人人可以參與的審美活動。不用香車寶馬,、鳴鑼開道,,隨便是誰,只要有一顆不誤春光之心,,便可呼朋引伴,,親近自然。唐代詩人楊巨源在《城東早春》中寫道:“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痹娭猩狭衷反搁L安城中的皇家園林,。在唐代,每逢各處園林春花盛開,,長安城街道上便人頭攢動,。花如云,,人亦如云,。南宋文人吳惟信在《蘇堤清明即事》中寫道:“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崩婊ㄕⅲK州城中半數(shù)人都會出城尋春賞花,??梢娫诠湃松钪校甏嘿p花是一項大眾化的審美活動,。
古代文人名士賞花,,往往寄托了高雅的意趣。其中最著名的故事當屬蘭亭雅集,。春和景明,三五好友聚會,,在會稽山下曲水流觴,,王羲之因之創(chuàng)作出千古名篇《蘭亭集序》。明人袁宏道在《雨后游六橋記》中有一段游春文字:“午霽,,偕諸友至第三橋,,落花積地寸余,游人少……諸友白其內(nèi)者皆去表,。少倦,,臥地上飲,以面受花,,多者浮,,少者歌,以為樂,?!毙麓河旰螅讶擞挝骱?,褪去外衣,,頭枕落英,醉臥花下,并以飄落臉上的花瓣數(shù)為計,,多者飲酒一杯,,少者歌唱一曲,。這種醉情自然的閑適與怡然,與西湖春景相得益彰,,留給后人無限遐思,。
賞花文化蔚然大觀并延續(xù)千年,,與我們民族獨特的文化情結息息相關。在古人觀念中,,晝夜演替化生陰陽,,陰陽變化推動萬物規(guī)律地運動?!端貑枴分杏涊d:“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而冬藏春發(fā),,春天正是陰陽更替、萬物重生的轉折,,因此被賦予萬象更新、充滿希望的文化涵義,。正如蕭統(tǒng)《纂要》所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span>
今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雖然一定程度上阻擋了人們游春賞花的腳步,,但人們賞花熱情不減,,通過“云賞花”一飽眼福。武漢大學賞花頻道開通之后,,短短一分鐘之內(nèi)便吸引了30萬賞櫻網(wǎng)友,。重慶市政府開通的賞花頻道,,更是創(chuàng)下70萬人同時在線的記錄,。5G高清直播等先進技術手段,,讓賞花有了新形式,。
近年來,一系列有關花卉和植物的圖書熱銷并廣受好評,,反映出人們對花的欣賞由審美層面正向科學認知延伸,植物背后的秘密吸引著愛花人的進一步探索,?!恫菽揪壡椋褐袊诺湮膶W中的植物世界》《草木有趣:跟著二十四節(jié)氣過日子》《美人如詩,,草木如織:詩經(jīng)植物圖鑒》《花卉:一部圖文史》等書籍,,有的將古詩文與植物學知識結合,,有的將節(jié)氣與民俗活動融為一爐,反映出人們?nèi)粘I顚徝阑淖非?。賞花文化正煥發(fā)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