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夢中的夢中,,夢中人的夢中,夢不到被吹散往事如風……”
“所以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黑暗之中飄乎我的期待……”
最近一些華語歌曲隨著短視頻再度火了起來,,很多網(wǎng)友在感慨老歌好聽的同時,也發(fā)出“靈魂拷問”——為何當下華語樂壇里,,傳唱度高,、能被各圈層都認可的流行歌曲越來越少?
消失的優(yōu)質歌曲
早前,,一段名為“2000年歌曲大賞”的視頻在網(wǎng)絡上走紅,。
那一年,剛剛出道的周杰倫發(fā)行了第一張專輯《Jay》,,王力宏重新改編了《龍的傳人》,,加入了當時很少見的RAP,還有劉德華的《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梁靜茹的《勇氣》,、陳奕迅的《K歌之王》、莫文蔚的《盛夏的果實》,、蕭亞軒的《一個人的精彩》等……
很多人感嘆,,20年過去,這些歌曲還在自己的音樂單里,,看到歌名就會不自覺地唱起來,。但是現(xiàn)在,音樂人多了,,音樂平臺多了,,但讓人念念不忘的歌曲,卻少了很多,。
有網(wǎng)友提到,,以前想找好聽的歌曲,就去翻榜單,但現(xiàn)在很多音樂榜單,,要么被興趣算法支配,,要么是粉絲給愛豆打榜,往往找了一圈后意興闌珊,,覺得還不如聽老歌,。
樂壇“大哥大”李宗盛早前在一檔節(jié)目里,毫不留情地痛罵華語樂壇現(xiàn)狀,,他認為當下華語流行音樂用金錢導向代替審美需求,,粗制濫造敗壞聽眾胃口。李宗盛還質問音樂人:“如果一首歌明明很爛但是能掙錢,,你會拒絕嗎,?”在他看來,音樂人要對受眾的審美品位負責,。
音樂領域飯圈文化
優(yōu)質音樂減少,,全是音樂人的鍋嗎?不盡然,?!段沂浅魅恕返目倢а蒈嚦壕驮岬剑?/span>“當下的音樂市場是存在一些問題的,,大家好像都被關在自己信息繭房里,,一邊是音樂人缺乏平臺去展示好音樂,一邊是觀眾認為當下市場沒有優(yōu)質音樂,?!?/span>
2019年伊始,搖滾歌手鄭鈞在節(jié)目中忿忿不平地說,,“排行榜上的歌,,十首里面有九首真的聽不下去?!边@番話迅速引發(fā)爭議,,一些網(wǎng)友認為,如今的排行榜,,往往被飯圈占據(jù),,不夠客觀。
給偶像新歌打榜,,是飯圈很常見的操作,。在數(shù)字音樂時代,當偶像推出新歌,,很多粉絲會自掏腰包買上百張專輯,,還會不斷投票,。
2019年,“給周杰倫打榜”曾登上熱搜,。事件最初源于有網(wǎng)友發(fā)帖提問:總有人說周杰倫演唱會的票難買,,可我看他微博超話都上不了排名,官宣代言,、轉發(fā)評論都沒破萬,,他粉絲真這么多嗎,?
為了證明偶像的影響力,,許多周杰倫中年粉絲也開始積極打榜,例如發(fā)帖一定帶上求互評,,有人提問就及時回復圖文視頻打榜教程展開指導,,還根據(jù)周杰倫的特點寫出了很多令人捧腹的“彩虹屁”等。
最終,,在無數(shù)粉絲幾天不懈的努力下,,周杰倫超話終于成功登頂。
樂壇悄然發(fā)生變化
有人把周杰倫打榜事件稱為“夕陽紅粉絲團打榜記”,,看似魔幻,,難道歌手只能依靠粉絲才能受到大眾關注?
但事實上,,這正是華語樂壇悄然發(fā)生的變化,。
首先是專輯數(shù)量的下降。據(jù)《2019華語數(shù)字音樂年度報告》,,2019年全年歌曲發(fā)新量達到近24萬首,,但藝人平均發(fā)歌量卻從2017年的人均4.5首下降到了2019年人均3.2首,這也客觀反映著華語音樂從“專輯時代”到“單曲時代”的過渡在潛移默化地發(fā)生,。
有專業(yè)人士指出,,當下很多歌手都以1-2首的試水態(tài)度發(fā)歌,反響好就繼續(xù),,反響一般則考慮觀望待定或及時止損,,畢竟一兩首歌的造價遠遠低于一整張專輯的投入成本。
同時改變的,,還有聽歌的主力軍,。報告顯示,華語樂壇新歌的主要聽眾是生于1990-1997年的人群,,占據(jù)32.43%,,接近總體的三分之一;31-40歲人群,,占比24.87%,,約總人數(shù)四分之一,。
而歌曲的走紅方式,也開啟了“條條大路通羅馬”,。
早年間,,華語流行歌曲的走紅往往依托于電臺、電視臺的推薦,,因此如何獲得樂評人肯定,,是成功的第一要素。但如今,,隨著綜藝節(jié)目,、短視頻、社交門戶等多種平臺的推動,,一首歌的走紅有了更多的方式和可能,。
綜藝節(jié)目能改變華語樂壇嗎?
去年,,《樂隊的夏天》小眾逆襲刮起全民樂隊旋風,,《我是唱作人》帶紅了頗多原創(chuàng)歌曲,導演組很引以為傲:“QQ音樂平臺2019年1月1號到6月30號的播放量榜單,,整個播放量的前50位,,《我是唱作人》有6首?!?/span>
綜藝節(jié)目真的可以當“破冰者”,,給華語樂壇注入生機嗎?
答案是不一定,?!稑逢牭南奶臁凡コ銎陂g,參賽樂隊聽歌用戶數(shù)暴漲,,但在節(jié)目收官后,,數(shù)據(jù)便急劇下滑,受眾只向少數(shù)樂隊引流,。
“人們真的有去打開播放器,,仔細聽一首首歌嗎?” 在《我是唱作人》總導演車澈看來,,華語樂壇不缺好的制作人,,也不缺好的創(chuàng)作人,不缺好的音樂,,缺少的是關注,。這也是他打造這檔節(jié)目的初衷。
在《我是唱作人》里,,車澈沒有選擇流量歌手,,而是讓不同風格的唱作人站在一起,,有機會互相了解,同時也讓大眾了解,。
在即將開播的第二季里,,他選擇了張藝興、鄭鈞,、陳粒,、GAI周延、霍尊,、隔壁老樊,、馬頔、劉思鑒,,要求他們準備至少10首全新歌曲的原創(chuàng),。車澈說,自己希望能通過《我是唱作人》第2季,,讓外界看到華語樂壇原創(chuàng)的一些新東西。
時間回到2000年,,當時周杰倫和他的曲風曾被視為華語樂壇的希望,,20年過去了,誰能接棒,,成為華語樂壇的“破冰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