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沈先生的作品常令人想起魯迅的作品,想起《故鄉(xiāng)》《社戲》(沈先生最初拿筆,就是受了魯迅以農(nóng)村回憶的題材的小說的影響,,思想上也必然受其影響),。他們所寫的都是一個貧窮而衰弱的農(nóng)村,。地方是很美的,人民勤勞而樸素,,他們的心靈也是那樣高尚美好,然而卻在一種無望的情況中辛苦麻木地生活著,。魯迅的心是悲涼的,。他的小說就混和著美麗與悲涼。湘西地方偏僻,,被一種更為愚昧的勢力以更為野蠻的方式統(tǒng)治著,。那里的生活是“怕人”的,所出的事情簡直是離奇的,。一個從這種生活里過來的青年人,,跑到大城市里,接受了五四以來的民主思想,,轉(zhuǎn)過頭來再看看那里的生活,,不能不感到痛苦。
沈先生關心的是人,,人的變化,,人的前途。他幾次提家鄉(xiāng)人的品德性格被一種“大力”所扭曲,、壓扁,。“去鄉(xiāng)已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來,,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極大進步,,試仔細注意注意,便見出在變化中的一種墮落趨勢,。最明顯的事,,即農(nóng)村社會所保有那點正直樸素的人情美,幾乎快要消失無余,,代替而來的卻是近二十年實際社會培養(yǎng)成功的一種唯實唯利的庸俗人生觀,。敬鬼神畏天命的迷信固然已經(jīng)被常識所摧毀,然而做人時的義利取舍是非辨別也隨同泯沒了,?!?《<長河>題記》)他并沒有想把時間拉回去,回到封建宗法社會,,歸真返樸,。他明白,,那是不可能的,。他只是希望能在一種新的條件下,,使民族的熱情,、品德,,那點正直樸素的人情美能夠得到新的發(fā)展,。他在回憶了劃龍船的美麗情景后,,想到“我們用什么方法,就可使這些人心中感覺一種對‘明天’的‘惶恐’,,且放棄過去對自然的和平態(tài)度,,重新來一股勁兒,,用劃龍船的精神活下去?這些人在娛樂上的狂熱,,就證明這種狂熱能換個方向,就可使他們還配在世界上占據(jù)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長久一些。不過有什么方法,,可以改造這些人的狂熱到一件新的競爭方面去,,可是個費思索的問題,。”(《箱子巖》)“希望到這個地面上,,還有一群精悍結(jié)實的青年,來駕馭鋼鐵征服自然,,這責任應當歸誰?”——“一時自然不會得到任何結(jié)論?!彼M嗄耆四芑畹谩扒f嚴一點,,合理一點”,這當然也只是“近乎荒唐的理想”,。不過他總是希望著。
可以說寂寞造就了沈從文,。寂寞有助于深思,有助于想象,。“我有我自己的生活與思想,,可以說是皆從孤獨中得來的,。我的教育,,也是從孤獨中得來的?!彼乃氖拘≌f,是在寂寞中完成的,。他所希望的讀者,也是“在多種事業(yè)里低頭努力,,很寂寞的從事于民族復興大業(yè)的人,?!?《<長河>題記》)安于寂寞是一種美德,。寂寞的人是充實的,。沈先生擅長用一些顏色、一些聲音來描繪這種安靜的詩境,。在這方面,他在近代散文作家中可稱圣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