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邢臺市新河縣公安局端掉了一個非法手術窩點,,一個組織分工明確的地下腎臟買賣團伙隨之浮出水面,。近日,,新河縣法院公開審理此案,做出一審判決,。14名被告人均構(gòu)成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其中,國林等5名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至七年,,其余9名被告人被判緩刑(5月8日新京報),。
這一團伙中,有人負責在網(wǎng)上尋找腎臟供體,、受體,;有人負責聯(lián)系主刀醫(yī)生、麻醉師,、器械護士,;有人負責供體、受體的術后療養(yǎng),,有人專門居中聯(lián)絡協(xié)調(diào),。該團伙2018年8月至11月,在新河縣境內(nèi)進行非法腎臟移植手術9次,,其中做成8次,,涉嫌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據(jù)被告人國林交代,,每名受體的買腎費用從50萬元至60萬元不等,但出賣腎臟的供體只能得到4.5萬元左右,。巨大的利潤是這些不法人員不計后果進行地下腎臟交易的主要原因,。短短3個多月內(nèi),這一團伙就進行了非法腎臟移植手術9次,,好在這一團伙被及時端掉,,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從2015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為移植供體來源。取消了死刑犯器官移植后,,器官移植全部來源于捐獻,,臨床移植面臨很大壓力。隨著公民移植器官的需求量越來越多,,器官捐獻出現(xiàn)了嚴重不足,。于是,一些人開始鉆空子,,一些醫(yī)院用假捐獻等方式將一些死者的器官移植掉,。如去年8月,,在安徽懷遠縣某醫(yī)院,一名53歲的腦死亡患者進行了“器官捐獻登記”,,在被宣布臨床死亡后,,肝腎器官被摘除,家屬獲得20萬“國家補助金”,,事后證明這場捐獻是假的,,是醫(yī)生的個人行為,警方將6名醫(yī)務人員以涉嫌侮辱尸體罪逮捕,。再如,,一些不法分子對一些流浪人員下毒手,摘除他們的器官后流向黑市,。盡管人體器官交易早就為法律所不容,,但黑市卻緊咬著器官稀缺這個軟肋,多年來屢禁不止,。
本案中,,一些公立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也參與其中,這說明其背后的黑幕并不那么簡單,。器官捐獻是社會文明的標志,。我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規(guī)定:“人體器官捐獻應當遵循自愿、無償?shù)脑瓌t,。公民享有捐獻或者不捐獻其人體器官的權利,;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強迫、欺騙或者利誘他人捐獻人體器官”,。因此,,有關部門必須加大對非法地下人體器官交易的打擊力度,不能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俗話說,,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在我國,人們對死后捐贈遺體器官的看法仍受到舊觀念的束縛,,絕大多數(shù)人覺得身體每一部分都是靈魂所在,,必須“死要完尸”。因此,,捐獻器官可以倡議,,但必須符合捐獻者和捐獻者家屬的真實意愿,整個捐獻過程必須嚴格遵守法律規(guī)定。2013年和2019年國家有關部門兩次對《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規(guī)定》進行了修訂,,對器官移植的具體操作流程進行規(guī)范,,但地下腎臟買賣還時有發(fā)生,確實令人遺憾,。
有關部門必須對地下腎臟買賣進行嚴懲,,各地醫(yī)院對腎臟來源等必須嚴格把關,堵住捐獻器官的各種漏洞,,對違反有關法律,,私自進行器官摘除等行為進行嚴厲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