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會前,,2020年兩會首場“委員通道”開啟。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維護公共衛(wèi)生與健康,,“委員通道”采用網絡視頻的方式進行。
近日,,四川昭覺“懸崖村”84戶貧困戶告別了懸崖爬梯,,有人說這是啃下了涼山最難啃的一根硬骨頭。在今天的“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xié)常委,、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主任達久木甲就涼山州如期脫貧目標的信心和力量來源于哪回答記者提問。
全國政協(xié)常委,、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主任 達久木甲:涼山是深度貧困地區(qū),,涼山腹地交通閉塞,山路走不盡,,一里十八彎,,惡劣的環(huán)境阻礙了經濟的發(fā)展,脫貧致富成為幾代涼山人共同的夢想,。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zhàn)決勝之年,,記者的提問,問到了我的心坎里,下面我用三句話來回答,。
第一句,,脫貧攻堅有多難,扶貧干部有多拼,。在涼山,,活躍著一支天天走村入戶、狗見了都不咬的扶貧干部隊伍,。五年來,,在脫貧攻堅戰(zhàn)場上,有151名干部負傷,,有23名干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他們之中,,爾古日體同志,,是妻子眼中的工作狂,干部口中的領頭羊,,群眾心中的主心骨,,積勞成疾,倒在崗位上,,生命定格在36歲,。
第二句,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金陽縣布拖村集中安置點,馬哈木日卓老人6歲的小孫女說,,“家里的螢火蟲飛走了,,以前煤油燈變成了燈芯向下的電燈,有了電,,奶奶能看有人的戲匣子了,。”燈意味著光明和希望,,它給了山區(qū)人民群眾前行的力量,。
第三句,曾經一步跨千年,,而今跑步奔小康,。64年前,涼山實行民族改革,,彝族同胞一步跨千年,,從奴隸社會直接跨入人民當家作主新社會。今年底,彝區(qū)群眾將不落一人進入全面小康,。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說到底靠的是廣大干部群眾實干,、巧干,、齊心干。從這個角度,,就更能理解為什么涼山州緊扣脫貧攻堅排兵布陣,,調兵遣將,選派上萬名優(yōu)秀干部下沉到農村基層一線,。由此也更明白,,為什么感謝共產黨,感謝精準脫貧,,成為彝族群眾發(fā)自肺腑的話,。我們彝語說“好”叫“哇嘰哇”,說“謝謝”叫“卡沙沙”,。我想用一句彝語來結束我的回答,,“精準扶貧哇嘰哇,黨和政府卡沙沙,?!?/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