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壘肅殺,?;昙な?。劉公島,,這座面積僅有3.15平方公里的小島,是甲午海戰(zhàn)的終結之處,、千余名民族忠魂埋骨之所,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夢碎與夢醒,。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山東省考察時,,曾經到劉公島參觀,強調要警鐘長鳴,,銘記歷史教訓。
在劉公島,,曾發(fā)生過怎樣慘烈的戰(zhàn)斗?甲午海戰(zhàn)之殤,,又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鏡鑒,?本期《習近平講述的故事》為您娓娓道來,。
劉公島位于山東半島威海灣內,,素有“東隅屏藩”之稱,。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中國第一支近代海軍——北洋海軍的駐泊基地。島上設置了營房,、鐵碼頭、炮臺等一批軍事設施,。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9月17日,,“致遠”艦在黃海海戰(zhàn)中遭受重創(chuàng),。管帶鄧世昌下令,,沖向日本“吉野”號巡洋艦?!爸逻h”艦不幸被敵擊中,爆炸沉沒,,全艦200余名官兵壯烈殉國。
同樣以身殉國的,還有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他率領北洋艦隊,,頑強抵抗著日軍的海上突襲,。日軍見正面進攻難以奏效,便從后路攻陷威海衛(wèi),,圍困了劉公島。
威海一戰(zhàn),,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百多年的歷史里,,世界各國列強共計470多次侵犯我國的領海主權,。歷史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不能制海,,必為海制;背海而衰,,向海則興。
大海潮起潮落,時代澎湃向前,。我們要警鐘長鳴,銘記歷史教訓,,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做好新時代的答卷,。
總指導:何平
總策劃:劉思揚
監(jiān)制:劉剛
出品人:孫志平
制片人:樊華
統(tǒng)籌:幸培瑜,、韓珅
編導:王志斌、彭卓,、甄曉博
記者:馮媛媛、吳飛座,、李小波
包裝:夏勇
海報:張隆婕(實習)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
新華通訊社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