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有數(shù)百個“圖書館館長”,他們管理的不是公共圖書館,,而是開在自家的“鄰里圖書館”,。
具體而言,佛山市圖書館招募有文化服務志愿的家庭,,加入到鄰里圖書館項目,。每個鄰里圖書館可從市圖書館借閱200本書,期限為365天,,加上自藏圖書,,向左鄰右舍敞開,定期組織閱讀分享活動,,任期最少為1年,,服務不少于10個家庭,組織不少于3場閱讀分享活動,,每年轉(zhuǎn)借圖書不少于30冊次,。當?shù)匾延?00多個家庭加入鄰里圖書館,覆蓋近6000個家庭,。
這種以家庭為單位,,由公共圖書館提供文獻資源為支撐,以鄰里關系為紐帶輸送閱讀服務的模式,,堪稱“圖書館+社會力量”的閱讀推廣新方式,,值得稱道,有利于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后一米”,,激活藏書資源,。一些讀者覺得不斷自購新書經(jīng)濟成本太高,去圖書館借閱時間成本較高,,有了散布全市的鄰里圖書館,,沉寂于公共圖書館的圖書就能走進社區(qū)、走入家庭,。
熱愛閱讀的家庭通常擁有不少藏書,,主人也多是對讀書有心得的人,這本身就是珍貴的資源。這類家庭成為鄰里圖書館,,就可將藏書和讀書經(jīng)驗與鄰居分享,,在組織閱讀分享活動、轉(zhuǎn)借圖書中起到以點帶面,、串珠成線的推廣作用,,帶動左鄰右舍加入到閱讀隊伍中來。
鄰里圖書館不僅將公共藏書資源下沉到家庭末梢,,播撒閱讀種子,,還有利于以書為媒,加強鄰里友誼,。當今社會,,高樓越修越多,每個家庭幾乎都被隔離成“孤島”,,鄰里間也樹起無形的社交壁壘,、心靈屏障,左鄰右舍都成了同住的陌生人,。如今,,大家因書結緣,找到了喜愛閱讀的同道,,收獲的不僅是知識,,還有鄰里間的情誼與溫暖。
正如佛山市圖書館相關人士所說,,當公共文化服務的受眾變成公共文化服務的提供者時,,公共文化服務就能更深入、持久,、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