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xiàn)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北M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勤儉節(jié)約與愛惜糧食,自古以來便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言傳身教中代代相承,。今天,讓我們走近古代大家的家書與家訓,,傳承節(jié)儉惜食好家風,。
《誡伯禽書》
《誡伯禽書》是中國第一部家訓。西周時期,,周公受封魯國,,因周公需輔佐君王左右,長子伯禽便代為受封,。周公在家書中告誡伯禽要態(tài)度謙恭,、生活節(jié)儉、時常敬畏,。
《誡子書》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幼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開篇便告誡諸葛瞻要“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濃縮了諸葛亮一生修身養(yǎng)性,、治學做人的哲理思考,也表達了對兒子的諄諄教誨與深厚期望,。
《遺令敕諸子》
源賀是北魏名將,延興四年因病致仕時留下遺令,,告誡兩個兒子為人,、為官時要遏制惡行褒揚善行,親近賢人遠離奸佞,;眼看耳聽,,務求掌握實情;侍候君上忠誠勤勉,,對待自己清正儉約,。
《顏氏家訓》
為告誡子孫,古代文學家,、教育家顏之推記述了一生立身,、治家、處事,、為學的經驗之談,,著成《顏氏家訓》。在“治家篇”中,,顏之推警示后輩要平衡施與奢,、儉與吝,做到樂施而不奢侈,節(jié)儉而不吝嗇,。
《訓儉示康》
《訓儉示康》是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警示其子司馬康而著的家訓,,尤其強調“節(jié)儉”二字,。司馬光告誡曰,節(jié)儉可以抑制人的貪欲,,讓人脫離物欲役使,,走上正路,勉勵兒子司馬康儉以養(yǎng)德,、正直行事,。
《朱子治家格言》
尊敬師長,勤儉持家,,鄰里和睦……《朱子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理學家,、教育家朱柏廬闡明修身治家之道的著作,是古往今來頗受尊崇的啟蒙教材,。文中,,朱柏廬訓誡晚輩要節(jié)約糧食,勤儉行事,,“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更是廣為引用的向儉名句。
《家誡要言》
“凡事循省,,收斂節(jié)儉,,惜福惜財,多行善事”,?!都艺]要言》是明代吳麟徵教導后輩的警言合集,在對修身立志,、交友求學等的論述中糅合了治家處世的質樸哲理和有益啟示,,歷代被奉為蒙學經典,教人行事向善,、治家從簡,。
《增廣賢文》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明代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書目,,后由清代文學家周希陶重訂,,全書收集了歷代廣為傳誦的名言警句與家書家訓,,教導孩童自幼樹立起謙恭有禮、勤儉持家的觀念,。
《傳家寶全集》
《傳家寶全集》是由清代醫(yī)學家,、作家石成金撰寫的一部集人生智慧之大成的著作,指導人們事業(yè)通達,、福德兼收及人生豁達,。在治家層面,石成金強調五谷凝聚著勞動人民的汗水,,比金珠還要珍貴,,告誡人們不要浪費糧食。
《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家書》是晚清政治家,、文學家曾國藩30年間通過家書記錄下來關于修身養(yǎng)性,、為人處世、交友識人,、持家教子,、治軍從政等的感悟。在向次子紀鴻的書信中,,曾國藩教導兒子戒驕戒躁,,勤苦儉約,在生活中鍛造自己的品性,。
古人在家書中對晚輩的告誡與勉勵,,不僅是治家良方,更在代代傳誦中警示世人,,潛移默化地滋潤著人們的心靈,,教導人們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時至今日,,吾輩更要牢記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從珍惜“一粥一飯”和“半絲半縷”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