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山西省臨汾境內路面改造工程PPP項目主體工程在全省率先完工,,這意味著山西省在國內首次以PPP模式進行的普通國省道路面改造進入竣工高峰期,,今年全部改造項目正陸續(xù)完工。
“省交通運輸廳堅持‘項目為王’鮮明導向,,積極在模式,、機制、技術方面抓創(chuàng)新求突破,?!?/span>山西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閆晨曦介紹說,今年全省共實施普通國省道路面改造2190公里,,投資59.7億元,,進一步提升了全省普通國省干線路況水平。
面對國省干線次差路段逐年增多和養(yǎng)護投入不足的矛盾,,經山西省政府授權,,省交通運輸廳組織省公路局積極運作、創(chuàng)新模式,,按照輕重緩急,,優(yōu)先選擇11個市68條路線的次差路段,打包成8個項目包,,向社會投資人招標進行路面改造,。今年以來,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山西路橋集團等中標企業(yè)全力推進工程建設,,8月底其承擔的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
在本次國省道路面改造中,,山西省公路局結合路況實際,,更加注重保護環(huán)境和節(jié)約資源,在1200公里改造路段中使用了乳化瀝青廠拌冷再生,、泡沫瀝青冷再生等路面材料循環(huán)再生技術,,應用規(guī)模在國內首屈一指。
“采用此項技術可在滿足路面結構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高價值利用近一半的廢舊瀝青路面材料,,減少固廢排放150萬噸以上,有效控制廢氣排放量,,同時降低工程造價10%-15%,,其經濟,、社會和環(huán)境效益顯著?!笔」肪志珠L胡鋼成說,。
在PPP模式下,項目的施工,、監(jiān)理,、試驗檢測等隊伍選擇權和資金撥付權掌握在投資方手中,公路部門難以實施有效監(jiān)管,。為此,,省交通運輸廳領導親自督戰(zhàn),省公路局著力完善,,建立了項目一體化推進機制,,即建立定期對接機制、引入第三方監(jiān)管機制以及建立工作閉環(huán)機制,,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