賒店古鎮(zhèn)山陜會館。劉 源攝
來到河南南陽社旗縣賒店古鎮(zhèn),,仿佛走進了歷史深處,。青石條鋪就的古街兩旁,清代建筑觸目皆是,。一爿小店里,,木版年畫老藝人正在凝神刻畫,吸引了許多游人圍觀,。
正對城門的劉記酒館,門臉頗為氣派,。酒旗獵獵,,雕梁畫棟,門柱上的金字對聯(lián)書寫著豪邁,,屋檐青瓦上叢生的野草又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賒店這個名字的來歷,就跟酒館有關,?!碑?shù)貧v史文化學者徐東介紹,賒店古稱“賒旗店”,,因東漢光武帝劉秀曾在此“賒旗訪將,,起兵反莽”而得名。相傳劉秀逃難來到一個叫興隆店的小鎮(zhèn),,在一家酒館里自斟自酌,,抬頭看見酒館門上酒旗飄揚,上書一個“劉”字,深受觸動,,便賒下酒旗舉義聚兵,。劉秀稱帝后信守承諾,賜名興隆店為賒旗店,,簡稱賒店,,并讓這個小鎮(zhèn)享有皇城同等規(guī)制,擁有9座城門,。
明清時期,,賒店作為“萬里茶道”的水陸轉運樞紐,發(fā)展成“南船北馬,,總集百貨的豫南巨鎮(zhèn)”,。古鎮(zhèn)面積1.95平方公里,鼎盛時期人口達13萬人,,城墻高三丈,,周邊十里長,72條街道分行劃市,,36條胡同商鋪林立,。當?shù)亓鱾髦皇酌裰{,形象地描述了古鎮(zhèn)的風貌:“賒店古鎮(zhèn)千年傳,,三河四水圍中間,。七十二街有規(guī)劃,三十六行行占先,?!?/span>
古鎮(zhèn)里,古人商業(yè)活動遺存隨處可見:被譽為“天下第一會館”的山陜會館,,全國現(xiàn)存唯一的煙花爆竹行業(yè)會館火神廟,,“華中第一鏢局”廣盛鏢局,中原地區(qū)第一家票號“蔚盛長”票號,,全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清代道臺級稅務衙門“厘金局”,,全國唯一清代鎮(zhèn)級衙署所在地姜家大院,還有古碼頭,、九門九關古城墻遺址,、賒店老酒古井、古窯池等,,構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景觀,。
始建于清乾隆年間的山陜會館,集精巧的建筑結構與精湛的雕刻藝術于一體,,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會館由山西,、陜西商人集資興建,整體建筑分前,、中,、后三進院落。懸鑒樓是前院位于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筑,,其功能為戲樓,,樓高30米,為三重檐歇山式建筑,。全樓以24根巨柱高高撐起,,裝飾著精美的木雕、石雕,、磚雕,。懸鑒樓兩側為鐘、鼓樓,,其后有寬闊的中庭院,,又稱“萬人庭院”。后院大座殿前檐東,、西二山面嵌有慈禧太后親書“龍”“虎”二字碑,。
徐東介紹,山陜會館是商業(yè)文化與建筑藝術完美結合的瑰寶,,其建筑造型,、布局以及木刻、石雕,、彩繪等建筑裝飾藝術精湛,,內涵豐富,在總體渲染吉祥和神圣的氣氛中,,著意宣揚“誠信為本”的精神,。“你看,,石牌坊中坊上方雕刻著福祿壽三星圖案,老秤十六兩星為南七星,、北六星與福祿壽三星聚合而成,,寓意商人若缺斤短兩、不誠實守信,,就會折福折祿折壽,。”徐東說,。
山陜會館不僅是“通商情,,敘鄉(xiāng)誼”的場所,也是商人的自律機構。會館內有一塊《同行商賈公議戥秤定規(guī)概碑》,,刻著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民間商會誠信規(guī)則,。此碑初立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碑文記述:“年來人煙稠多,,開張賣載者二十余家,,其間即有改換戥秤,大小不一,,獨網(wǎng)其利……公議之后,,不得暗私戥秤之更換。犯此者罰戲三臺,,如不遵者,,舉秤稟官究治……”
會館里一對鐵旗桿,已矗立200多年,。旗桿高17米,,相當于六層樓房的高度。中段鑄有飛騰的蟠龍,,刻畫細致,,頗具動感。徐東介紹,,旗桿是用會館建成后結余的3000多兩白銀換成2.5萬斤生鐵澆鑄而成,,桿上刻有“大義參天”四個大字,彰顯著古鎮(zhèn)的商業(yè)精神,。
“山陜會館所體現(xiàn)的賒店商業(yè)文化核心是誠信,。”社旗縣委宣傳部部長馮泊說,,社旗縣深入挖掘賒店商業(yè)誠信文化,,著力打造商埠古鎮(zhèn)文旅品牌,對一批古建筑進行修繕,,并通過舉辦“賒店關公文化旅游節(jié)”“賒店書會”等活動,,增強古鎮(zhèn)的文化魅力。
循著油茶的香味,,記者走進山陜會館琉璃照壁對面一家古鎮(zhèn)小吃店,。據(jù)介紹,這家店專賣油茶,、胡辣湯,,已經(jīng)營30多年,每天都顧客盈門?,F(xiàn)在的店主叫李桂成,,他和妻子接手后,,堅守“誠信經(jīng)營、讓顧客吃好”的祖訓,,對于光顧小店的客人,,胡辣湯、油茶總要多盛上半勺,,油茶果要多添半匙,,千層餅也要多稱一塊。古樸醇厚的賒店味道,,讓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