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一輩子和土坷垃打交道,,沒想到旅游公路穿村而過,,村里興起旅游熱,,家里也辦起了農家樂,,莊戶人吃上了旅游飯?!?1月27日,,右玉縣馬營河村村民朱美麗向記者講起旅游公路帶來的新生活,難掩內心的激動,。
據了解,,位于右玉縣殺虎口風景名勝區(qū)內的馬營河村,全村有63戶129口人,,過去窮得叮當響,優(yōu)質的土地資源和生態(tài)資源得不到利用,,村民守著風水寶地過著窮日子,。今年6月,該村修通了貫通全村的旅游公路,,資源優(yōu)勢得到利用,。村里種植的藥用菊花成了群眾脫貧的產業(yè)。100多畝菊花有了銷路,,村民每畝地收入可達4000元,,產品供不應求,讓老百姓真正嘗到了通路的甜頭,。依靠旅游公路,,老百姓還搞起了農家樂。截至目前,,全村有農家樂17家,。靠著農家樂,,村民朱美麗當起了老板娘,,她家的人均純收入從幾年前的2000多元達到了如今的3.5萬余元。村里今年土豆喜獲豐收,畝產達2000多公斤,,路通了,,農民的土豆成了緊俏貨,上門收購土豆的客商絡繹不絕,,40萬斤土豆被搶購一空,,收入22萬余元?!奥沸藓煤?,我們村現在游客增多了,農民的收益高了,,今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預計可達到180.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可達到1.4萬余元?!贝妩h支部書記朱義說,。
8月31日,坐落在應縣跑馬梁南端,、距縣城50多公里的白馬石鄉(xiāng)新建坪村正式通車,,十里八鄉(xiāng)的人們從四面八方自發(fā)趕來慶祝,看到蜿蜒曲折的柏油路鋪到山村里,,山溝溝停滿了小轎車,,老實憨厚的山里人像做夢一樣,個個心花怒放,,一時間通車的喜訊飛出了大山溝,、刷爆了朋友圈。
應縣南部幾個未通硬化路的山旮旯村,,交通制約了經濟發(fā)展,,曾經是縣里、市里的重點,,媒體的焦點,。今年,朔州市集中力量,,大打村通硬化路攻堅戰(zhàn),,交通運輸部門攻堅克難抓落實,撲下身子抓推進,,奮力破解交通難題,,狠抓交通脫貧攻堅,通過市縣兩級交通運輸部門的艱辛奮戰(zhàn),,村村通硬化路圓滿完成了任務,,全市順利實現“清零”,。
朔州市交通運輸局建設管理科科長張晉告訴記者:“2020年,朔州市堅持以硬措施完成硬任務,,大打交通脫貧攻堅戰(zhàn),,全市共完成‘四好農村路’里程1038公里,是目標任務860公里的120.7%,,完成投資3.78億元,,是目標任務3.2億元的118%;旅游路新開工113公里,,完成投資4.61億元,,是目標任務4.4億元的104.8%。全市1540個建制村提前實現了村通硬化路和村通客車的‘雙通’目標,?!?/span>
“俺們村原來叫狐子窩,因村里狐子多而取名,,意思是山高坡陡,,只有狐子才能生存。祖祖輩輩嘗盡了大山阻隔,、交通不便的苦頭,,原估計這偏遠山溝通公路沒指望,沒想到今年柏油路通到了家門口,,俺們像做夢一樣,,日后也能和城里人一樣瀟灑地出行?!睉h白馬石鄉(xiāng)新建坪村的貧困戶張生玉眉飛色舞地說,。
“過去別的村雇用大型機械種黃芪,新建坪村不通路,,干著急沒辦法,現在路修通了,,村里李永牽頭的黃芪種植合作社種下黃芪1000多畝,,參加合作社的農戶,戶戶種下了‘搖錢樹’,。此外,,村里養(yǎng)的羊猛增到1000多只,還有150頭牛,,人均收入由過去的2000元增加到現在的8000多元,。”張生玉說,。同時,,村里許多過去常年外出打工的人也紛紛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建檔立卡貧困戶張啟過去想致富、盼致富,、難致富,,公路通到村、致富有信心,。在村里,,記者見到村民張啟正在賣羊,他告訴記者,,今年養(yǎng)羊250多只,,賣羊43只,每只羊收入1000余元,,已經收入4萬多元,,“過去路不通,大雪一封山,,羊就賣不出山了,,最后在村里也賣不出好價錢。去年好像也賣了43只,,但收入跟今年根本沒法比,。”老實憨厚的張啟深有感觸地說,,如今他在城里買了樓房,,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公路通,,百業(yè)興,。
“如今咱應縣山區(qū)盛產的黃芪售價高了,山里生產的雜糧賣得貴了,,山上養(yǎng)殖的生態(tài)羊價格也漲了,。跑馬梁、翠巍山上盛產生態(tài)蘑菇,,以往因交通阻隔,、無人采摘,大都爛在了山上,,自打山區(qū)修通了旅游路,、循環(huán)路,實現了村村通,,山蘑菇成了‘香餑餑’,,今年人們開著小車來采蘑菇,‘金疙瘩’生態(tài)蘑菇每斤售價高達250多元,,普通蘑菇每斤的售價也在100元左右,。我們真是依托大山奔富路,。”應縣白馬石鄉(xiāng)干部李國文欣喜地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