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聯(lián)合多部門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受賄行賄一起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進一步推進受賄行賄一起查作出部署,?!兑庖姟窂娬{(diào),要探索推行行賄人“黑名單”制度,。
行賄與受賄是賄賂行為的一體兩面,。從大量賄賂案件看,除少數(shù)案件系公職人員索賄外,,大部分賄賂案件都起于行賄人對手握公權力者的主動“圍獵”,。他們之所以不擇手段“圍獵”黨員干部,竭盡所能拉攏腐蝕公職人員,,其目的都在于借公權力之手謀求更大的不正當利益,,撈取更多好處。建立“黑名單”制度,,能夠引入信用懲戒的力量,,壓縮行賄人的生存獲利空間。此前,,我國廣東,、湖南等地已有這方面的探索,。如深圳就建立了行賄人“黑名單”數(shù)據(jù)庫,,并在政府項目中推行行賄行為一票否決制度,即只要有行賄記錄,,就不能參與土地出讓,、工程建設、政府采購,、資金扶持等政府項目,。
這些探索發(fā)揮了“黑名單”制度的懲戒作用,提高了打擊行賄精準性,、有效性,,取得良好社會反響,。不過這些探索都局限于一地,且各地之間的標準不盡統(tǒng)一,,數(shù)據(jù)資源也沒有打通,,這就容易讓行賄人鉆空子。此次《意見》的出臺,,有利于在更大范圍內(nèi)推進“黑名單”制度,,進一步斬斷“圍獵”與被“圍獵”的利益鏈、破除權錢交易關系網(wǎng),。未來隨著制度的不斷完善,、行賄人數(shù)據(jù)庫的連通共享,行賄人將切切實實感受到“一次行賄,,處處受限”的制度威力,。此外,《意見》要求對行賄取得的經(jīng)濟利益,、經(jīng)營資格資質等其他獲利依法予以追繳,、沒收和取消。這些措施都向社會傳遞出明確信號:任何人都不能從非法行為中獲利,。
行賄不查,,受賄難止;非法利益不除,,行賄動力難消,。《意見》提出的綜合防治措施,,讓行賄人不僅會失去已獲得的非法利益,,而且還會失去未來可能的獲利機會,這無疑是釜底抽薪之舉,,借此才能真正祛除行賄人“圍獵”黨員干部的動力,,并震懾那些意圖不軌者不敢越雷池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