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良好,!”“感覺良好!”“感覺良好,!”神舟十三號“太空出差三人組”回到闊別半年的地球,,依然以令人熟知的“口頭禪”表達著他們太空之行的最大感受——“感覺良好”。
北京時間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全部安全順利出艙,,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標志著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任務圓滿完成,中國空間站即將進入建造階段,。
長達183天的近地軌道駐留,考驗著航天員的太空適應能力,,實際上也是對航天技術水平的考驗,。作為中國航天迄今最長一次太空載人飛行,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的“感覺良好”感受,,充分證明了這是一趟收獲滿滿,、富有成效的完美太空旅程。從自信從容的漫步太空,,到在400公里高度的“天宮課堂”流暢開講,,再到采用快速返回模式回到地球、完美著陸,,航天員們再次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中國航天新紀錄,,也切身體會著航天科技進步為太空任務創(chuàng)造的便利、高效和舒適,。長久積累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是航天員飛天路上的最好陪伴。
今年是空間站建造決戰(zhàn)決勝之年,,正值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起步30周年,。經(jīng)過30年的不懈努力,鍥而不舍地追逐夢想,,中國載人航天不經(jīng)意間已身處空間站時代,。從1999年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成功往返太空、2003年中國人第一次飛出地球,,到2008年航天員首次太空出艙,、2016年航天員在太空駐留33天,再到神舟十二號航天員首次進入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在太空生活長達半年……這些激動人心的瞬間,,串起中國人鐘情飛天、圓夢飛天的壯美軌跡,,勾勒出中國航天事業(yè)攀登科技高峰,、奮斗實現(xiàn)夢想的自信自強足跡。
從“飛船時代”進入“空間站時代”,,記錄著中國航天科技的發(fā)展進步,,也反映出中國走出了一條科技自立自強的發(fā)展之路,。30年前的載人航天“三步走”規(guī)劃,立足自身條件,,不超前,、不浮躁,照顧國情,,考量當時科技實力,,也對未來發(fā)展趨勢有所前瞻。30年后空間站的即將建成則為“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畫上圓滿句號,。有評論詼諧地說“只有中國航天把自己做的‘PPT’實現(xiàn)了”,,這至少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正是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執(zhí)著之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如此長周期的重大航天計劃最終抵達了自己的收獲季,,不負夢想,,不負時代。
建造空間站,,是中國航天事業(yè)的重要里程碑,,將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作出開拓性貢獻。作為我國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重要標志,,中國空間站建成后將成為一個國家太空實驗室,,通過珍貴的太空資源致力于科學發(fā)現(xiàn)、服務人類科學事業(yè),。當然,,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仍面臨著艱巨挑戰(zhàn),新時代中國航天事業(yè)還需要不斷開拓和登攀高峰,,在浩瀚無比的星空,,探索更是永無止境。和夢想同行,,與創(chuàng)新為伴,,爭做奮斗者、攀登者,,我們就能更好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