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今日,我們迎來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一個節(jié)氣——小暑,,標志著即將“出梅”入伏,。此時,氣溫升高,、烈日當頭,萬物繁茂,、夏山如碧,,在暑熱席卷中,我們拉開了盛夏的序章,。
三伏將至 暑氣蒸人
據(j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六月節(jié)……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笔睿鉃檠谉?。俗話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毙∈铍m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jié),但拉開了“三伏天”的序幕,。
以五天為一候,,古人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來臨時,,風都帶著暑熱之氣,;居住在田野里的蟋蟀,因炎熱而爬到墻角下乘涼,;天上飛的老鷹不得不遠離地面,,在清涼的高空中避暑,。
面對盛夏的滾滾熱浪,文人墨客用詩詞記錄著不同的心境,。“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唐代獨孤及欣賞石竹花不畏酷熱,,仍能綻放的魄力,;“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唐代白居易端坐在院中,,感悟到心靜自然涼的養(yǎng)生之道,;“一碗分來百越春,玉溪小暑卻宜人”,,宋代晁補之在愜意品茗中,,悠然自得地享受著夏日時光。
摘花驅(qū)蟲 避暑嘗新
小暑前后,,被譽為“夏日三白”的梔子花,、白蘭花與茉莉花進入了盛花期。尤其在江南,,隨處可以聞到沁人的芳香,,給小暑帶來了幾分清涼。舊時,,蘇州的姑娘還會編一個麥草小燈籠,,把茉莉花放在里面,掛在蚊帳上,,香氣氤氳,,沁潤了甜甜的夢。
在南方,,此時早稻陸續(xù)成熟,,農(nóng)人會將稻谷碾成新米,供奉祖先和五谷神靈,,祈禱風調(diào)雨順,。家家戶戶會和鄰里鄉(xiāng)親們一起品嘗豐收的糧食、喝新釀的酒,,被稱為“嘗新”,。
暑氣雖熱,同時也能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小暑時節(jié),,民間有著“六月六,曬紅綠”“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的習俗,,人們將家中的字畫,、書籍、衣服都拿到庭院中,,借著充足的陽光,,祛除霉味,驅(qū)除書蟲,。
小暑到,,盛夏始。在這個明媚生動的夏天,,讓我們一起聽聽蟬鳴,、聞聞花香,讀本好書,、品盞清茶,,靜靜品味這世間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