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日晚上7點半,趙辰都會準時進入劉畊宏的直播間,。
伴隨著“腰間的肥油咔咔掉,,人魚線馬甲線我想要”的口號,趙辰跟著劉畊宏的節(jié)奏左右搖擺,,汗珠子從他的腦門一直淌到胸膛,。不一會兒,他渾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
從6月份跳到8月份,,趙辰已經(jīng)減掉了5斤肥肉。雖然掉秤的速度不快,,但這對于平時工作繁忙、缺少時間運動的他來說,已經(jīng)是意外之喜了:“當時也是跟風去跳,,沒想到真能減肥?!?/span>
直播健身,為啥火了,?
今年上半年,,劉畊宏在短視頻平臺掀起了一股直播健身的熱潮,。簡單的動作、魔性的音樂,,再加上劉畊宏的藝人屬性,,一時間吸引了不少像趙辰這樣的網(wǎng)民“入坑”。
劉畊宏的“破圈”,,與新冠肺炎疫情出現(xiàn)反復的背景息息相關,。
上海體育學院教授鄭家鯤告訴中新網(wǎng),,人們的運動健身需求與時空局限的矛盾一直存在,。在疫情期間,這一矛盾得到進一步擴大,、激化與顯現(xiàn),。像劉畊宏這樣的線上健身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健身參與的時空局限,,于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得到了大家的廣泛追捧。
目前,,劉畊宏的個人賬號已經(jīng)有超過7千萬的粉絲,獲贊數(shù)更是達到了1.3億,。在眾多的“劉畊宏男孩,、女孩”中,,有像趙辰一樣實現(xiàn)瘦身的,也有不少“淺嘗輒止”,,半途而廢的,。
每年夏天,,王豆豆都要制定新一輪的減肥計劃。在劉畊宏爆火期間,,她也把“毽子操”列為了打卡項目,。但在一次偶然的嘗試之后,王豆豆還是決定放棄了,。
“前一天晚上練完,,我第二天渾身酸疼,。這個運動量對我來說太大了,?!蓖醵苟篃o奈地說道,。
在北京大學國家體育產(chǎn)業(yè)研究基地秘書長何文義看來,,這股線上的健身浪潮,其實也是群體趨同心理的反映,。
“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很多人都會有一種從眾心理。當關注越來越多的時候,,慢慢就會形成一種影響力。這其實與普通時尚文化的傳播路徑是相似的,?!?/span>
何文義解釋,傳統(tǒng)時尚文化,,一般指吃穿文化,,并不需要培養(yǎng)任何技能,但劉畊宏的健身操有其固有的體育屬性:“一旦熟練掌握了健身技能,,就有可能堅持下去,。一旦培養(yǎng)出一項體育技能,一般來說,,一輩子都會參與這項運動,?!?/span>
何文義個人將這種體育特有的屬性稱之為“宗教化”:“這里的宗教化是組織形式的‘宗教化’,而非價值觀,。運動參與者在不斷提高技能的同時,,會形成一種類似宗教黏性的東西。而且參與者的水平越高,,吸引力就越大,。”
被流量“裹挾”的運動 是好是壞,?
如果說“劉畊宏現(xiàn)象”尚有其明星效應的話,,那么飛盤運動的興起,則是不折不扣的網(wǎng)紅模式,。
就在“全民健身日”的前兩天,,首屆中國飛盤聯(lián)賽在陜西西安開幕。作為近期社交媒體上最火爆的“網(wǎng)紅”運動之一,,這項趣味性和社交屬性很強的潮流運動不斷在網(wǎng)絡上刷屏,。
可以說,飛盤是繼劉畊宏之后,,又一個現(xiàn)象級的全民健身浪潮,。它的躥紅與劉畊宏的“出圈”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二者都是通過社交媒體進行傳播,,并催化形成社會化熱點,。
鄭家鯤認為,社交媒體使每一個健身參與者成為運動傳播的“媒介”,。
“在社交平臺分享健身動態(tài)已成為越來越多健身參與者的生活方式,。互動過程中,,健身積極性將得到進一步激發(fā),,其個人的健身行為也在社交媒介的聚合下,凝成龐大的社會健身網(wǎng)絡,,產(chǎn)生積極的健身示范效應,,進而使更多的人參與健身、喜愛健身,?!?/span>
而按何文義的觀點:無論是“劉畊宏現(xiàn)象”,還是“網(wǎng)紅飛盤”,,一個運動項目被流量“擊中”后所引發(fā)的跟風潮,,對于項目的發(fā)展無疑是有利的:“一個運動項目在起步階段,必須把它‘俗文化’,所謂俗文化就是讓它降低門檻,?!?/span>
不過門檻降低同樣意味著競爭激烈。如今,,一大批健身,、瑜伽、減脂的博主在各個短視頻平臺上“攻城略地”,,都希望成為下一個“劉畊宏”,。當線上健身進入發(fā)展的快車道,一些中小博主在享受流量紅利的同時,,也面臨著內(nèi)容同質(zhì)化的競爭,。
在健身行業(yè)深耕多年的博主歪歪告訴記者:“我觀察到劉畊宏火了以后,別的主播直播間人數(shù)明顯變少了,,競爭蠻大的,。”
一方面,,“劉畊宏現(xiàn)象”將直播健身行業(yè)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另一方面,頭部主播的“虹吸效應”,,也正在擠壓著中小主播的生存空間,。
在歪歪看來,線上健身雖然大有可為,,但真正能賺錢的還是運動明星,。而要想在一片紅海中占領一席之地,“最關鍵的還是要細分,,去爭取行業(yè)中的局部優(yōu)勢,。”歪歪這樣說道,。
畢竟流量不是永久的,,一旦熱度不在,健身領域的發(fā)展是否后勁充足仍在兩可之間,。
潮水褪去,,如何保持健身熱情?
對于趙辰而言,,減肥不過是自己的第一個目標,像劉畊宏那般將健身當作終身愛好,,保持體魄健康,、提高生活質(zhì)量,才是他的終極目標。
顯然,,將運動健身變?yōu)樯畹闹匾M成部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項長期且深刻的改變,。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如果說劉畊宏的直播間是一扇通向運動健身的大門,,那么已經(jīng)體驗到其中樂趣的趙辰相信,,自己將會在運動健身的路上探索更遠、嘗試更多,。
那些過去停留在他人朋友圈或視頻里的運動,,那些曾經(jīng)艷羨卻因種種原因而未曾體驗的運動,或許對趙辰而言都已不再遙遠,。當舊潮退去,,自然會有新潮興起,不變的是始終如一的澎湃與涌動,。
在日新月異,、變化萬端的時代,或許會有更多不同“載體”的健身熱潮出現(xiàn),,又或許流量褪去后難免一時沉寂,,但值得我們關注與思考的,并不僅是某一運動項目興起與否,,而是運動健身本身能否如永不停歇的海潮般,,成為民眾生活的“主流”。
誠然,,在健身熱潮的背后,,諸如跟練受傷等負面消息不斷傳出,但“網(wǎng)紅運動”在推動全民健身發(fā)展中的積極作用卻是不可否認的,。
就如鄭家鯤所說:“越來越多民眾參與到某項運動,,其根本上反映的是人民群眾健身意識的普遍增強??梢灶A見的是,,隨著人民群眾健身意識與健康觀念的進一步增強,會有更多簡單易行,、充滿樂趣的運動項目成為“爆款”,,我國民眾的體質(zhì)健康水平也將在運動參與的過程中不斷提升?!?/span>
既然種子已經(jīng)埋入土壤,,那么如何澆灌,、怎么修剪就是繞不開的問題。對于“網(wǎng)紅運動”的發(fā)展而言,,揠苗助長不可取,,因噎廢食同樣不可取。
鄭家鯤覺得,,一方面要抱著寬容的心態(tài)看待“網(wǎng)紅運動”,,鼓勵“網(wǎng)紅運動”做出新嘗試,積極鼓勵健身從業(yè)者通過網(wǎng)絡社交平臺創(chuàng)造,、傳播優(yōu)質(zhì)的運動健身內(nèi)容,,倡導運動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要秉持直面問題,、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加以規(guī)范,、引導,筑牢“網(wǎng)紅運動”的行為底線,,構建良性生態(tài),。
更為關鍵的是,要通過加強健身知識教育,,提升社會大眾的健身素養(yǎng),,塑造良好的社會健身氛圍,創(chuàng)造適宜的社會健身環(huán)境,,真正滿足民眾需求,,提升其滿意感、獲得感與體驗感,,進而愛上運動健身,,擁抱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