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看了一場開放麥。
開放麥是一個脫口秀演員的必經(jīng)之路,,準確說是提供練習,、打磨段子的場所。濟南開放麥的票很受歡迎,,每場60張票,,差不多放票當天就能售罄。開放麥現(xiàn)場,,說的人和看的人都很隨意,,拉家常一樣,臺上的人開心地說,,臺下的人無負擔地樂和,。有一對年輕夫妻已經(jīng)看了好幾場,有個高中生搶到了最后一張票,,當然還有我這個好奇的老阿姨,。
演員差不多都是斜杠青年,有護士,、會計師,、律師,、警察、創(chuàng)業(yè)者,,年齡最小的是00后,,我不知道他們來說脫口秀的目的,明星夢,?練膽量,?或者就是單純喜歡這個東西,因為從場子規(guī)模來看,,應該沒什么報酬,,何況還有特意從外地趕過來的,路費食宿估計都得自掏腰包,,但他們非常享受這個舞臺,。
應該說,自從脫口秀火了之后,,脫口秀演員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出來,,這些參加開放麥的演員是其中的一些代表。畢竟用李誕的話說,,每個人都能講五分鐘脫口秀,。確實,很多家喻戶曉的脫口秀演員,,看上去那么普通,,卻一夜之間成了明星。“脫口秀山東軍團”在這波脫口秀熱潮中大放異彩,,走出了一批“著名的”脫口秀編劇和演員:程璐,、孟川、張灝喆,,當然還有大火的徐志勝,、何廣智。
在李誕拋出“每個人都能說五分鐘脫口秀”的概念之前,,脫口秀似乎是個很洋氣的娛樂形式,,我們想到了黃西,想到了洋涇浜,,沒想到耿直的山東人在這一趴中異軍突起,、大放異彩。山東口音用來自嘲竟然莫名其妙地效果好,,“山普(山東普通話)”“濟普(濟南普通話)”的溫厚與段子相得益彰,。徐志勝在調(diào)侃自己色盲時,那個“jio(絕)癥”被爭相模仿,,之后他那“賣面賣饃”的梗,,又恰到好處地將山東飲食特色與時尚對撞,。山東人的質(zhì)樸友善、讀書優(yōu)秀,,竟然和脫口秀這種娛樂形式自洽起來,。
今年的脫口秀綜藝,目前一枝獨秀的是《怎么辦,,脫口秀》,。脫口秀行業(yè)目前運作最成功的笑果文化,把“怎么辦”拋出來,,可謂意味深長,。這兩年脫口秀大火,上海的演出一度2000元都一票難求,,可它的持續(xù)發(fā)展是當下的最大問題,。不論是小場面開放麥,還是大場面綜藝,,都面臨一個脫口秀的瓶頸,,講段子容易,但持續(xù)輸出面臨枯竭,,很多演員講身邊人,、身邊事和自己的職業(yè),,總有講完的時候,。就像笑果的《怎么辦,脫口秀》分成了職場,、體育,、戀愛、畢業(yè)等專場,,無論是命題作文,,還是找來各行各業(yè)各色人等來給觀眾安利自己的故事,實屬延續(xù)脫口秀比賽熱度的權宜之計,,也是無奈之舉,。
脫口秀不是笑話段子大集合,既帶包袱又有態(tài)度,,是脫口秀演員和行業(yè)的出路,,而突破瓶頸,需要演員的天生幽默感和對外界的敏感度,。孟川去年在《脫口秀大會》中吐槽病態(tài)的愛豆文化,,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何廣智在自己的脫口秀中體現(xiàn)了農(nóng)村青年在大城市打拼的樂觀和堅持,,圈粉無數(shù),。脫口秀說得好,,很大程度上是和寫作功力分不開的。
雖然人人能說五分鐘脫口秀,,但真正的好演員,,是讓人笑過之后有所思考。所以,,怎么辦,?脫口秀。